过华清宫绝句三首(其一)
· 杜牧
chángānhuíwàng
shāndǐngkāi
xiào
rénzhīlái
译文
作品简介
作品赏析
创作背景
作者简介
作品评价
相关合集
译文
从长安回望,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,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。
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,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。
[
6
]
作品简介
《过华清宫绝句三首(其一)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。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,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,竟不惜兴师动众,劳民伤财,有力地唐玄宗杨贵妃的骄奢淫逸。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,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,提示诗歌主旨。“一骑红尘”和“妃子笑”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,启人思索,留有悬念。“无人知”虽三字,却发人深省,耐人寻味。
[
1
]
作品赏析
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,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,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,精妙绝伦,脍炙人口。
前两句“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”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。诗人从长安“回望”的角度来写,犹如电影摄影师,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:林木葱茏,花草繁茂,宫殿楼阁耸立其间,宛如团团锦绣。“绣成堆”,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,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,语意双关。接着,场景向前推进,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。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。
后两句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宫外,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般疾奔而来,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;宫内,妃子嫣然而笑了。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,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:“千门”因何而开?“一骑”为何而来?“妃子”又因何而笑?诗人故意不忙说出,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,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:“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“荔枝”两字,透出事情的原委。“妃子笑”三字颇有深意。它使我们想到春秋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故事。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,点燃烽火,导致国破家亡。
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、精深。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,贵妃的恃宠而骄,而形象的用“一骑红尘”与“妃子笑”构成鲜明的对比,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。
[
2
]
创作背景
这三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。华清宫是公元723年(唐玄宗开元十一年)修建的行宫,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。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,而杜牧《过华清宫绝句三首》是其中的名作。
[
3
]
作者简介
杜牧
唐代杰出诗人、散文家
杜牧(803年—853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又称“杜樊川”,唐代杰出诗人,散文家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;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宰相杜佑之孙。
作品评价
·《增订评注唐诗正声》:郭云:“无人知”,写得忽然,又讽得婉。俗(首句下)。妙(末句下)。
敖英·《唐诗绝句类选》:此赋当时女宠之盛,而今日凄凉之意于言外见之,太白“吴王美人”篇同意。
宋顾乐·《唐人万首绝句选评》:此因过华清宫追思往事而作。末二句谓红尘劳攘,专奉内宠,感慨殊深。
[
4
]
相关合集
《长安三万里》出现的诗词合集
47个词条1.3w阅读
别董大二首(其一)
唐代高适创作的七言绝句
上李邕
唐代李白的诗作
登鹳雀楼
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诗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