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夜思
· 李白
qiánmíngyuèguāng
shìshàngshuāng
wàngmíngyuè
tóuxiāng
译文
作品简介
作品赏析
创作背景
作者简介
作品评价
相关合集
译文
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,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。
我抬起头来,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,不由得低头沉思,想起远方的家乡。
[
6
]
作品简介
《静夜思》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。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,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,表达客居思乡之情,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,历来广为传诵。
[
1
]
作品赏析
《静夜思》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,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,只是用叙述的语气,写远客思乡之情,然而它却意味深长,耐人寻绎,千百年来,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。
前两句,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。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,白天奔波忙碌,倒还能冲淡离愁,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,思乡的情绪,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。在月明之夜,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。“疑是地上霜”中的“疑”字,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,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。“霜”字用得更妙,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,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,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。
后两句,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,深化思乡之情。“望”字照应了前句的“疑”字,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,他翘首凝望着月亮,不禁想起,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,自然引出了“低头思故乡”的结句。“低头”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。“思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:那家乡的父老兄弟、亲朋好友,那家乡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,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,无不在思念之中。一个“思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。
短短四句诗,写得清新朴素,明白如话。构思细致而深曲,脱口吟成、浑然无迹。内容是单纯,却又是丰富的;内容是容易理解的,却又是体味不尽的。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,体现了“自然”“无意于工而无不工”的妙境。
[
2
]
创作背景
《静夜思》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(726),当时李白二十六岁,在扬州旅舍。开元十四年春,李白前往扬州,秋病卧扬州,客宿于当时的扬州旅舍。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的夜晚,月明星稀,诗人抬头望见天上一轮皓月当空,思乡之情油然而生,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、中外皆知的名诗《静夜思》。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《秋夕旅怀》。
[
3
]
作者简介
李白
唐代诗人
李白(701-762年),唐代浪漫主义诗人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又号“仙人”,李十二李拾遗。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“大李杜”。一般认为,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,是陇西人,为汉将李广之后。
作品评价
明·凌宏宪·《唐诗广选》:有第三句,自不意其末句忽转至此。便奇。“举头”“低头”,写出踌躇踯躅之态。
明·胡应麟·《诗薮》:太白五言,如《静夜思》《玉阶怨》等,妙绝古今,然亦齐、梁体格。
明·唐汝询·《唐诗解》:摹写静夜之景,字字真率,正济南所谓“不用意得之”者。
[
4
]
相关合集
启蒙早教唐诗
27个词条1w阅读
咏鹅
唐代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
静夜思
唐代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
赋得古原草送别
唐代白居易的诗作
查看更多
《长安三万里》出现的诗词合集
47个词条1.3w阅读
别董大二首(其一)
唐代高适创作的七言绝句
上李邕
唐代李白的诗作
登鹳雀楼
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诗
查看更多
部编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
182个词条6.9w阅读
咏鹅
唐代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
相和曲·江南
汉代时期佚名创作的作品
唐代王维的五言绝句
查看更多
李白诗集-明月
4个词条5.6w阅读
静夜思
唐代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
关山月
唐代李白创作的诗
古朗月行
唐代李白所著的作品
查看更多
思念·中秋诗集
2个词条91.4w阅读
静夜思
唐代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
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
北宋苏轼创作的词
查看更多